小于 2 月龄的细支管炎患儿:鼻饲补液优于静脉补液

2016-09-30 08: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下雨天喵喵
字体大小
- | +

在发达国家,细支气管炎是导致婴幼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由于药物对其治疗作用有限,因此该病的处理手段主要集中在呼吸支持和液体疗法。大约 30% 的细支气管炎患儿需要补液治疗。已有研究表明,在 2 ~ 12 月龄的婴幼儿中,鼻饲补液法的安全有效性与静脉补液法相似。

澳大利亚的 Oakley 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在于评估鼻饲补液法在小于 2 月龄的患儿中的安全性。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杂志上。

2011 年 至 2013 年,每年 4 月 1 日 至 10 月 31 日入院的患儿,如满足以下条件则纳入研究:1. 患儿小于 2 月龄;2. 患有细支气管炎;3. 接受静脉补液或鼻饲补液。主要观察指标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氧饱和度降低、心动过缓、呼吸暂停、肺部吸入)。次要观察指标是住院时间,补液持续时间,ICU 入住情况及持续时间。

最终共 211 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采用静脉补液的患儿 65 人(31%),通过鼻饲补液的患儿 146(69%)。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在鼻饲法补液患儿中为 27.4%,在静脉补液患儿中为 2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最主要的不良事件为氧饱和度降低,鼻饲补液组为 21.9%,静脉补液组为 2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肺部吸入,并且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相似。

静脉补液组患儿入住 ICU 的概率为 38.5%,鼻饲补液组的概率为 1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补液组有 27.7% 的患儿需要呼吸支持,鼻饲补液组为 1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从鼻饲补液改为静脉补液的概率为 12.3%,而从静脉补液改为鼻饲补液的则为 4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该研究表明,鼻饲补液在治疗小于 2 月龄的婴幼儿细支气管炎上具有安全性。与静脉补液相比,鼻饲补液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甚至更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