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秃顶:关于儿童斑秃不得不说的事儿

2016-10-18 18: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亮
字体大小
- | +

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的炎症性脱发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头部出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斑状脱发, 大约半数病人病情反复发作, 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少数病人病情严重,毛发脱落可累及整个头部的终毛 ( 全秃),甚至累及全身的毳毛脱落 ( 普秃 )。

儿童因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脱发甚至斑秃、全秃、普秃等症状越来越常见。脱发对患儿的心理、学习和社会活动产生严重影响,需引起重视。关于儿童斑秃,有一些不得不说的事儿,本文介绍儿童斑秃的诊疗。

t1_副本.png
图 1 头顶部弥漫型头发稀疏,发质细软,头皮及头发油腻感(图片引自:早发性雄激素性秃发 1 例,临床皮肤病杂志,2012)

bt2.png
图 2 女,7 岁(图片引自:斑秃再生发形状改变 2 则,中华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

少数医患有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认为部分儿童斑秃为自限性疾病,儿童斑秃的治疗与否并不重要、斑秃只是一种局部性病变、或者认为斑秃的全病程可外用刺激性药物,而大多数研究认为儿童斑秃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转变为难治、慢性型;斑秃的发病具有系统性的因素,如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免疫系统紊乱和皮肤屏障破坏,早期治疗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儿童斑秃的临床类型与发病机制

斑秃的临床分类包括斑状型(单发性和多发性)、网状型(多发性斑块型的重型)、带状型 、弥漫性、全秃和普秃。

bt3_副本.png
图 3 蛇形脱发和 W 形脱发嵌合分布 1 例(图片引自:刘栋,朱文元,蛇形脱发和 W 形脱发嵌合分布 1 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

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社会应激等在儿童斑秃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斑秃的发病可能是具有遗传背景、特殊体质的儿童,在受到变应原和外界精神应激事件的激发而发生, 首先出现局部环境的炎症反应使头皮局部微环境改变,继而影响了毛囊周期,导致局部毛囊生长期骤然停止,提前快速进入退行期,从而引起脱发即斑秃发病。

严重者会释放细胞因子等影响毛囊生长周期的信号,从而使脱发面积扩大,使斑秃加重和延续 。一旦病因去除 , 毛囊可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从而生发开始 。如果病因持续 , 或者局部微环境中的因素不利于生长期的诱导 , 毛囊可长期停滞于休止期或微小化、营养不良的状态 , 无毛干产生或只有微小的毳毛。

父子同患斑秃 2 例:

图 4_副本q_副本.png
图 4 A 11 岁儿子,B 45 岁父亲(图片引自:周发忠,父子同患斑秃 2 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斑秃的治疗理念

斑秃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炎症和恢复正常的毛囊周期,达到控制病情、毛发恢复再生、预防进一步复发的目的。斑秃需要及时治疗,要早期干预以减少炎症对毛囊的永久破坏 , 防止毛囊退化进一步加剧而进入第二步炎症,恢复正常的毛囊周期信号传导,而且防止以后的复发。具体的流程可参考中山医院专家所指定以下流程图:

儿童斑秃推荐治疗方案

斑秃患儿的治疗措施还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心理、情绪反应,重视对疾病的应对机制以及父母或监护人的期望值。对于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儿需要与精神科医生一起共同管理。斑秃患儿的支持群体很重要,患儿可以从支持群体中获得自知力、情感支持以及对自身疾病的接受。治疗儿童斑秃时应注意个体化,与家长做好协商。儿童斑秃推荐治疗方案如下:

活动规则_副本.png
图 5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脱发专科的斑秃治疗计划(来源:章星琪,斑秃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的新理念,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1. 局限性斑片状斑秃治疗方案

(1)一线治疗:

  • 年龄<10 岁: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 局部外用米诺地尔溶液。

  • 年龄>10 岁: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局部外用米诺地尔溶液。

(2)二线治疗

局部免疫治疗(DPCP)。这种方法在成人患者的应答率为 9%~87%,在儿童患者中应答率更好,约 1/3 患者毛发再生。常用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化学感光剂,如二苯基环丙烯酮(DPCP)和角鲨烯酸二丁基酯(SADBE)等。SADBE 为强感光剂,但不稳定。因此 DPCP 更受欢迎,但由于 DPCP 遇光会降解,故患者应在使用后 24 h 内避光。

局部免疫治疗在 1983 年就已开始应用,且未见长期应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但家长和患儿也应警惕应用局部免疫治疗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特别是接触性皮炎、泛发性湿疹、淋巴结增大及荨麻疹,其他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及白斑。

(3)三线治疗

地蒽酚治疗,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局部毛囊 Th1 细胞的免疫反应。局部应用 0.2% ~ 0.5% 的乳膏或软膏至少需要 3 个月才有临床疗效。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接触性皮炎,此外还会导致衣物的污毁。因此,地蒽酚不宜作为儿童患者的一线和二线用药。

(4)四线治疗

①局部补骨脂素长波红外线 PUVA 治疗:斑秃局部应用补骨脂素长波红外线(PUVA)治疗非常广泛,有效率为 50%~70%。但 PUVA 与地蒽酚一样,都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由于 PUVA 不确定的应答率以及 UVA 累积照射后的不良反应,如光老化、眼部损害以及增加皮肤癌风险等,使 PUVA 只能作为三线或四线的治疗选择。②准分子激光;③其他手段。

2. 快速进展型、泛发型斑秃治疗方案

  • 口服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为 0.5~ 0.8 mg/(kg·d),2 个月后逐渐减量;

  •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 +/- 局部外用米诺地尔溶液;

  • 间歇性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如果按此方案,症状改善不明显,则采用慢性泛发型斑秃的治疗方案。

3. 慢性泛发型斑秃治疗方案

  • 一线治疗: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局部外用米诺地尔溶液。

  • 二线治疗:局部免疫治疗(DPCP)。

  • 三线治疗: ①间歇性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②局部 PUVA 治疗 ;③硫唑嘌呤 ;④其他手段。

推荐阅读

斑秃诊治那点事儿

氧化应激或与斑秃发病密切相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儿科时间(微信号 dxypediatrtoday)

参考文献

1. 章星琪,难治性斑秃的诊治经验,皮肤病与性病  2016; 38(2) : 101-104

2. 余南兰,斑秃患者疾病认知状况的初步研究,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 8(4) : 245-248,252

3. 肖媛媛,儿童斑秃治疗进展,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年 10 月第 28 卷第 10 期 Chin J Derm Venereol, Oct. 2014, Vol. 28, No. 10

4. 郭朝霞 摘译,儿童斑秃治疗策略,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 年 2 月第 6 卷第 1 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Feb. 2013,Vol.6 No.1

5. 章星琪,斑秃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的新理念,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年 10 月第 17 卷第 5 期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