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血常规:白细胞与感染的恩恩怨怨

2017-03-06 18:41 来源:丁香园 作者:大镜
字体大小
- | +

阅读血常规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其中与感染性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白细胞,但白细胞及其分类变化较为复杂,如何从中找到疾病的线索呢?

白细胞家族有五位成员: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的生理波动:健康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10)×109/L,白细胞分类以中性为主,约占 55%~75%;新生儿(15~20)×109/L,6 月~2 岁(11-12)×109/L;儿童时期淋巴细胞较高,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 35%,粒细胞占 65%,4~6 天后淋巴细胞比例升至与粒细胞相等,1~2 岁时淋巴细胞约占 60%,之后中性粒细胞逐渐上升,4~6 岁时两者比例再次相等,此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8 岁以后接近成人。

白细胞总数的升高、减低及其分类变化对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提示意义,血常规检查经济、快速,在特异性病原学结果回报前有助于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具体见下表:

感染与白细胞.jpeg

临床的福尔摩斯们需要开阔的思维才能从小小血常规中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临床中不同因素可能混杂存在,病原体及其产物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或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甚至引起嗜血。

此外还有一些反常情况,增加了其分析的复杂性。例如细菌感染通常白细胞会升高,但伤寒杆菌感染或重症感染白细胞可减低;病毒感染常常使白细胞减低,但乙脑病毒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升高,且中性分类为主;结合 CRP、PCT 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范围,但该两项为非特异性指标,因此血象的判读极其灵活,每项结果的意义亦不绝对,不能代替病原学诊断,需结合病人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康熙雄. 等. 诊断学第 7 版,253-259.

[2] 褚福堂. 实用儿科学第 8 版.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