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偏执的专业营养从业者
「一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营养医生+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刘莹医生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这么介绍自己。在全职加入儿科诊所,成为首位医生合伙人之前,她从中山大学医学营养系本科毕业,后取得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MPH),并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工作 10 年。
营养科就是个良心活
在中国的三甲医院,营养科是必配科室。然而人们对营养科却并不怎么了解。刘莹医生介绍:「营养科的工作更多是参与病人营养支持与会诊医疗介入。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制定病人的营养治疗方案。」当然,跟其他科室一样,营养科也承担门诊和科研的职责。
「我们 4 元挂一个门诊,一年下来也看了上千个。」因为带她的主任有很严格的要求,加上她对自己要求也高,所以刘莹医生会花很多时间认真看每一个门诊,十年下来,她很少能按时下班,经常拖班。「整个医院营养科只有 3 个医生,我们基本在超负荷运转。而且营养科是个良心活,做少了没多大影响,做好也没多大功劳,营养科基本是没有产出的。」因医院营养科人手缺乏,加上还要承担科研职责,这让「一心只想把病人看好」的刘莹医生非常不适应,她难以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兼顾科研任务,并且她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而公立医院不是一个特别需要个人附加值的地方,连她的主任都认为,她继续呆在医院可惜了。
一个偏执的营养从业者
2016 年 9 月,她告别了浸泡了十年的公立医院。因为喜欢新奇事物,刘莹医生基本没闲着,写公众号、网上提供咨询,再到加入儿科诊所....... 她精力旺盛,并勇于尝试,但种种「前卫」的举动,都没离开她深爱的营养科,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仍是一个偏执的营养从业者。
刘莹医生和她的小伙伴们
刘莹医生从 2015 年 4 月起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从「生命各阶段的营养及健康、吃吃喝喝的小心思、母乳喂养、偶尔也整整无关主题的小故事」四大板块,分享营养的有滋有味。两年时间,她坚持写了 100 多篇原创营养科普文章,拥有了众多忠实粉丝。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在移动渠道上,为广大妈妈提供线上营养咨询。此外,她还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惠及更多妈妈,所以花了大量心血开发了《生命早期营养课堂系列课程》:职场女汉子哺乳、哺乳期营养需求与误区、孕期营养的正确期待、备孕的营养蓄势、6~12 月辅食添加、1~3 学步儿营养等等,这套课程目前已经上线,成为最受妈妈欢迎的网络课程之一。
线上服务 8 个月后,她又全职加入了线下儿科诊所,成为首位医生合伙人。原来在医院分配给病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现在她希望能提供更贴心、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她会花长达 1 个小时的时间,细致全面地了解营养相关的所有健康状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坚持不懈推广母乳喂养
刘莹医生对营养的坚执,还体现在对母乳喂养上。她认为,母乳喂养是小生命出生后几年内难以被替代的重要滋养方式。不论局限于眼前还是关注长远,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医学疆域辽阔,隔着专业如隔山,所以公立医院往往是母乳喂养的重灾区。哪怕是身为营养专业的医生,哪怕怀抱「计划母乳喂养宝宝到两岁」的理念,在孩子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遇到了无数的坑。于是,从月子里开始,为了纠正乳头混淆,为了追奶,她每天长时间徜徉在英文的文献查阅里,给自己找支持,找方法,同时深深感觉到中文世界,面对大众的相关科普力度是多么不够。再往后,刘莹医生申请成为了国际母乳会的翻译志愿者,产假结束后开始不间断地在医院和社会上公益性地推广并支持母乳喂养。
刘莹医生透露,她将从今年 8 月份开始,每月第一个周日的上午 10 点~11 点半在诊所举行公益母乳妈妈聚会沙龙,给大家带去更多循证、科学的母乳喂养理念,为母乳妈妈营造更好的母乳喂养氛围。
不务正业、兴趣广泛的医生
在人们眼中,医生是十分严肃的,而刘莹医生,却是那种「最不像医生的医生」。早在公立医院,领导就给她贴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她想法很多、兴趣广泛,大学时担任学校合唱团钢琴伴奏,给医药公司做督导,毕业后,还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教着钢琴,做着淘宝,一个人折腾得不亦乐乎。「够疯,精力旺盛,穿脱白大褂间判若两人」是小伙伴对她的评价。
虽然生活中「无组织无纪律」,但作为医生的她一直秉持着自己的信念:通过个人专业性和情怀,创造价值,得到同行认可。
刘莹
2006 年中山大学医学营养系毕业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工作 10 年
2013 年中山大学 MPH
2014 年推出「生命早期营养系列课堂」
2015 年开始独立运营公众号
2016 年加入妈咪知道儿科诊所
2017 年国际认证泌乳顾问 IBCLC
擅长方向:
生命各阶段营养咨询
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支持及治疗
母乳喂养咨询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