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但有时儿科医生却会遇到以下情况:查遍所有的病原却无果,给予常规治疗不仅无效,甚至会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原因呢?
1. 病例回顾
患儿,男,1 岁,因「间断发热、咳嗽半月余,加重 1 天」入院。
患儿入院前半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病初热峰 39.0℃,偶单双声咳嗽,无痰,当地医院就诊,先后给予头孢替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红霉素及头胞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静滴,雾化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均无效。曾肌注地塞米松 2 次,每次体温稳定 24 小时后再次反复。
入院前 1 天咳嗽较前明显加重,为频繁阵发性双三声干咳,痰少,咳剧时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口唇微绀,予「吸氧、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症,以「重症肺炎」转至我院。
患儿近 1 周出现食纳差,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异物吸入史。
查体:T 36.8℃ P 120 次/分 R 30 次/分 WT 10 kg ,SPO2 98%(面罩吸氧)神清,精神稍烦躁,皮肤无发绀、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前囟已闭,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光滑,咽充血,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未见明显分泌物。颈软,呼吸尚顺,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对称,闻及少许喘鸣音及痰鸣音。心脏查体(-),腹部查体(-),神经系统查体(-)。
辅助检查:外院多次查血常规提示:WBC 波动 9.06~20 x 10*9/L,N 50~70%,余项未见异常;血涂片未见明显异常;CRP 只有 1 次增高 32.6 mg/L;PCT 0.02 ng/ml;
肝功能、生化、心肌酶未见异常。2 次查咽拭子支原体 DNA、EBV-DNA、呼吸道病毒 9 项抗原及血支原体抗体等均阴性、咽拭子培养(-); 胸片:两肺野中内带见片絮状高密度影。
入院诊断:急性支气管肺炎
2. 分析病情
(1)一般病毒性肺炎?
婴幼儿,冬季起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咳嗽、发热等,需要考虑,但该患儿病程较长,血常规常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升高为主,流感病毒感染大部分以白细胞降低为主,呼吸道病毒 9 项抗原阴性,暂不支持。
(2)肺炎支原体肺炎
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婴幼儿也有,多为阵发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胸片见片状高密度影,需要考虑,但患儿曾予红霉素治疗 2 天,且查肺炎支原体 DNA 及抗体均阴性,暂不支持。
(3)细菌性肺炎
一般细菌感染可出现发热、咳嗽等,且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但该患儿 CRP、降钙素原均无明显升高,已连续使用抗菌药物约 15 天,不断升级已经广覆盖,却无效。
(4)气管异物
好发于幼儿,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但该患儿听诊呼吸音对称,胸片未提示有肺气肿等征象。
3. 诊断过程
(1)入院后再次复查
血常规、CRP 等炎症指标较入院前基本一致;生化未见明显异常,病原学咽拭子:EB-DNA、MP-DNA、CP-DNA、RSV、AD、FLU、 百日咳、EV71、CBV-A16 等均阴性,痰培养、痰涂片阴性,血:MP-Ab、EBV-Ab 阴性。
(2)胸部 CT
入院第 2 天:提示双侧肺炎,左下肺舌段存在节段性肺不张。
入院第 5 天复查胸片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考虑患儿肺炎症状重,病原学不清楚,存在肺不张,积极行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气管表面粘膜充血明显,少量白色痰液,无异物,未发现气道畸形等。
(4)最后诊断肺泡灌洗液提示:腺病毒阳性 (+)。肺炎支原体 DNA:定量 (Y)3.50E+3 拷贝。
腺病毒肺炎 (重症) 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4. 治疗过程
(1)入院后立即予吸氧、雾化、补液、退热、益生菌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 400 mg/kg.d,治疗 3 天。
(2)明确诊断后立即甲强龙 2 mg/kg bid,待体温正常 3 天后,减量至 1 mg/kg bid,3 天后停药,阿奇霉素口服 。
(3)出院前复查胸片
(4)出院情况
体温稳定 8 天,偶咳,无喘息、气促、发绀,精神、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5. 腺病毒肺炎的特点有哪些?
好发于 6 个月~2 岁的婴幼儿,潜伏期 3~8 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好发冬春季,但有文献报道广州以 5~8 月份多发;
一般咳嗽、发热,稽留热或不规则热,约 80% 合并其他感染(细菌及肺炎支原体多见);
严重者常累及肺外多系统损害(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查体多可闻及湿罗音及喘鸣音;
血常规一般提示 WBC、N 升高为主;胸片早期可能不典型,但也有文献报道约 60% 会提示内带有絮状高密度影;胸部 CT 常报「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实变、肺炎及肺不张」;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约 14%~60% 的患儿会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6. 该病例给我们的提示是什么?
在腺病毒好发的季节,遇到婴幼儿好发较严重的肺炎,且血常规、胸片符合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会是腺病毒肺炎。尽早识别病原且给予合理的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
当病原不明,但发热等全身症状重,除外免疫缺陷时,可适当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起到调节免疫,中和抗体的作用。腺病毒明确后,尽早小剂量给予激素,这样能缩短病程,减少肺外并发症;
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因发热不退,盲目升级抗菌药物。同时动态监测好血常规、CRP、PCT 等炎症指标,要合理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及指征;
掌握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指征(肺炎、肺不张、慢性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喘鸣等),一般临床上咽拭子、痰做出来的病原学检测,通常不能代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
参考文献
[1] 吴佩琼,余嘉璐等. 2011 年至 2014 年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J], 国际儿科杂志.2016 年 8 月: 658-612.
[2] 贾鑫, 磊摇, 钱素云.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 [J], 中国小儿急救. 2015 年 12 月:814-817.
[3] 张明真, 何海燕等. 激素治疗腺病毒感染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2016,6(18):25-26.
[4] 户波, 毋英超.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5):129-132.
[5]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等.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第 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68-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