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简单的入学体检,竟查出了这种病……

2018-06-23 20: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小慧子
字体大小
- | +

1. 首先看一个病例

患儿,男,3 岁 10 月,因「发现肝酶升高 1 月余」入院。

患儿入院前 1 月余幼儿园入学体检发现肝酶升高,表现为 ALT 及 AST 升高为主,未诉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皮肤黄染,无腹泻等不适,多次在当地就诊,护肝治疗半月余,定期复查肝酶提示较前无明显变化,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肝功能异常」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睡眠可,食欲、食纳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体键,无乙肝等家族史。

查体:T 36.2℃,P 90 次/分,R 20 次/分,WT 18.9 kg。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正常面容,发育良好,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光滑,咽无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脏肋下触及 3 cm,质软,表面光滑,边缘锐利,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 WBC 6.46 x 109/L,NE 2.6 x 109/L,LY 3.2 x 109/L,RBC 5.15 x 1012/L,HGB 139 g/L,PLT 368 x 109/L。血涂片未见明显异常。小便常规示 潜血 2+,红细胞 40.60/ul。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波动 284~466 U/L,谷草转氨酶波动 132~273 U/L,余白蛋白、胆红素均未见异常。肾功能:尿酸测定 589.2 umol/L↑,余项肌酐、尿素氮未见异常。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正常。

微量元素:铜 1.1 umol/L,锌 21.3 umol/L。乙肝五项、甲肝病毒抗体 IgM、丙肝病毒抗体 IgG 均阴性。血浆 EB 病毒 DNA、巨细胞病毒、TORCH 五项均未见异常。

肝胆胰脾彩超:肝脏弥漫性增大,右斜径 11.4 cm,肝肋下 3.7 cm,余未见明显异常。

2. 分析病情

患儿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肝脏弥漫性增大,考虑原因如下:

(1)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寄生虫等,但患儿近期无发热,无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查多种病原均阴性,不支持。

(2)药物因素:患儿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肝酶升高、肝脏增大,需考虑,但患儿既往体健,无特殊药物进食史,近期平素未吃任何保健品,暂不支持。

(3)遗传代谢性疾异常:①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男,3 岁 10 月,以肝酶升高、肝大为主要表现,伴镜下血尿,血清铜明显偏低,需警惕,但患儿年龄偏小,未见 KF 环,需进一步完善铜蓝蛋白、24 小时尿铜等相关检查助诊。② 糖原累积症等,患儿男,学龄前期儿童,以肝酶升高、肝大为主要表现,需警惕,但患儿既往体健,未发生过低血糖,无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良好,暂不支持,规律监测血糖,必要时完善血尿筛查、相关基因协诊。

3. 最终诊断

(1)结果回报

铜蓝蛋白 2.8 mg/dl↓(参考范围 20~60 mg/dL);24 小时尿铜:102 ug/24 小时(正常值<40 ug/24 小时)。

(2)最后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男,学龄前期儿童,肝酶升高、肝脏弥漫性增大为主要表现,伴镜下血尿,辅查:血清铜蓝蛋白低于 50 mg/L,24 小时尿铜大于 100ug,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可诊断。

(3)治疗

  • 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如:肝、贝壳类、蘑菇、豆类、玉米和巧克力等。

  • 青霉素皮试阴性,予右旋青霉胺 20 mg/kg 分 2~3 次餐前半小时空腹口服。

  • 口服复合维生素 B、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减少铜吸收。

4.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 1/10 万~1/3 万,因 P 型 ATP7B 基因异常,导致 P 型铜转运 ATP 酶功能异常导致铜代谢障碍,表现为铜经胆汁排泄障碍及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过量的铜蓄积在肝、脑、肾、角膜等位置,出现相应的脏器功能受损。该患儿暂为疾病早期阶段,年龄偏小,仅有肝、肾轻微受损。

(1)临床表现有哪些?

发病年龄以 7~12 岁最多见,最小的为 3 岁以下,最大者至成年期。以肝硬化、眼角膜 K-F 环和锥外系症状三大表现为特征。

由于整个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变异很大。所以,在患儿年龄偏小时,辅助检查、基因结果等相当重要。

(2)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血清铜蓝蛋白:通常低于 20 mg/L, 甚至在 50 mg/L 以下。该值与病情、病程及驱铜疗效无关。有 5%~10% 的 WD 患儿血清铜蓝蛋白不低或在正常低限,多为不典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血清铜氧化酶活性:该酶活性的正常光密度(OD)值为 0.17~0.57,肝豆状核变性者该酶活性明显降低,可用于早期诊断。

24 小时尿铜排量:该值可辅助诊断、评估疗效和指导药物剂量及观察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正常小儿低于 40 ug/24 h。未经治疗的患儿可打 100~1000 ug/24 h。

大多数患者血清铜显著降低。早期眼科裂隙灯下可见到,以后肉眼可见。同时完善头颅 CT、MRI 检查可明确颅内病变,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灶最具特征性。

(3)诊断标准是?

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角膜 K-F 环、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 24 小时尿铜明显升高即可诊断。

早期起病隐匿,极易误诊漏诊,所以遇到当症状不典型但高度怀疑、有阳性家族史、原因不明肝病、锥外系症状等患者,建议完善 ATP7B 基因协诊。

(4)治疗及预后如何?

这是目前极少数可以对症治疗的单基因遗传病,其疗效与开始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治疗开始越早,预后越好。

治疗原则: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避免铜在体内沉积,以恢复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患者应终身治疗。

  • 低铜饮食:严格禁止 5 大高含铜食物:动物内脏和血、蘑菇灯菌类、坚果类和豆类(果实)、壳类海河水产品如贝壳、螺虾蟹等、巧克力等。

  • 促进铜排出:主要使用螯合剂,右旋青霉胺,20 mg/kg.d 分 2~3 次,餐前半小时,第一次使用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试。

  • 口服锌制剂减少肠道对铜的吸收,服用后粪便排铜增加。

#看图说话#患儿两侧皮肤不一样,你考虑啥?(点击查看)

参考文献

[1] 方峰,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长期治疗和随访管理 [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10(33)1936-03.

[2] 杨凯华,邓朝辉等,儿童肝豆状核变性 38 例临床分析 [J], 临床儿科杂志,2017,10(35)733-6.

[3] 桂永浩,薛辛东等,儿科学 [M],第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463-5.

[4]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第 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329.

编辑: 周萌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