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先发热、后出现皮疹,病因是?

2018-08-13 17: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儿科酱葡萄
字体大小
- | +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人疱疹病毒,IM(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多数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等感染引起。

1. 首先看 1 个病例

主诉:发热 3 天,伴全身皮疹 2 天。

患儿,男,4 岁,于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可达 40.0℃,无抽搐,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局部无红肿,无咳喘,无呕吐,无腹泻,自行口服「阿莫西林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等治疗,效果欠佳,体温反复,2 天前患儿全身出现皮疹,表现为全身泛发大小不一的红斑,稍隆起,多数皮疹融合成片状,无瘙痒,皮肤无瘀斑,无肿胀,外院考虑「麻疹样红斑型药疹」,予给予甲强龙、抗过敏药物等对症治疗 2 天,皮疹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查体:T 39.5℃,急性热面容,神清,精神可,颈部触及多个直径约 0.5~1cm 大小淋巴结,呈串珠样排列,口腔黏膜未见科氏斑,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I°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脏肋下 3cm,脾脏肋下 1.5cm。

辅助检查:WBC 15.57 x 109/L,RBC 4.91 x 109/L,PLT 264 x 109/L,N 19.1%,L 62.7%,CRP 13 mg/L。

皮疹如下:

屏幕快照 2018-08-03 14.33.08.png

入院第 2 天,患儿体温波动于 37.5~39.5℃ 之间,无寒战及抽搐,全身皮疹部分融合成片状,不伴有瘙痒,皮肤无瘀斑。完善颈部彩超示双侧颈部皮下及右侧耳后探及数个肿大淋巴结回声,其中一处约 9.8 x 4.0mm,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见。完善 EBV 病毒抗体监测及嗜异性凝集试验,结果如下:

图片 1.png

嗜异性凝集试验(+),异型淋巴细胞>12%。

最终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包括 IM 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 3 项及实验室指标中第 4 项。

(2)实验室确诊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 3 项及实验室指标中 1~3 项中任意 1 项。

临床指标:① 发热;② 咽扁桃体炎;③ 颈淋巴结肿大;④ 脾脏肿大;⑤ 肝脏肿大;⑥眼睑水肿。

实验室指标:① 抗 EBV-VCA-IgM 和抗 EBV-VGA-IgG 抗体阳性,且抗 EBV-NA-IgG 阳性;② 抗 EBV-VCA-IgM 阴性,但抗 EBV-VCA-IgG 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抗体;③ 双份血清抗 EBV-VCAIgG 抗体滴度 4 倍以上升高;④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 0.10 和(或)淋巴细胞增多 ≥ 5.0 x 109/L。

3. 为什么要进行 EBV 抗体检测?

(1)EBV 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约 90% 以上的成人血清 EBV 抗体阳性。原发性 EBV 感染可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EBV 原发感染后建立终身潜伏感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结合抗 VCA-IgM、抗 VCA-IgG 和抗 EBNA-IgG3 个抗体的检测结构可以区分 EBV 原发感染和既往感染。

未标题-3.jpg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有哪些?

  • 双眼睑水肿:多在早期出现。

  • 肝脾大:30%~50% 患者出现肝大,可伴有肝酶升高及黄疸,少数患者可有重症肝炎表现;50%~70% 患者伴有脾大,伴疼痛及压痛,偶有脾破裂,病程第 3 周开始回缩。

  • 皮疹:病程 4~6 天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可持续 1 周左右,皮疹消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 神经系统综合症:包括吉兰巴雷综合症、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脑脊髓炎等。

  • 其他:可出现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如肺炎、心肌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有哪些?

未标题-2.jpg

6. 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注意哪些?

(1)EBV 感染时,如给予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后会发生药疹,通常在用药 1 周左右出现。

(2)EBV 感染时会出现白细胞反应性增高,而非细菌性感染,在治疗时,如有确切的感染指标,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无症状咽部链球菌携带者,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

(3)对于传单的患儿,慎用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脾脏破裂及血小板减少。

(4)对于无并发症的病例,不应使用激素。

(5)传单患者外周血中 EBV 载量在 2 周内达到峰值,随后很快下降,病程 22 天后,所有 EBV-IM 血清中均检测不到 EBV 核酸。因此,咽拭子或唾液标本不适合进行 EBV-DNA 检测。

7. 为什么容易发生误诊?

  • 发病早期,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等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最易误诊为常见病、多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咽峡炎。

  • 临床中忽视了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规律性。

  • 部分患儿以罕见症状为首发症状出现。

  • 因皮疹的非特异性,也有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参考文献

[1] 严海燕,罗晓红,陈娟,等.EB 病毒抗体和 DNA 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灵敏度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6):540-542.

[2] 吕洁,金莲花,孙景晖,等.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附 312 例分析 [J]. 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18-521.

[3] 景清.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12 例临床分析 [J]. 四川医学,2018,39(1),79-82.

[4] 丁洁,王兴勇.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与误诊 [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2933-2935.

[5]Lennon P,O』Neill JP,Fenton JE,et al. Challenging the use of the lymphocyte to white cell count ratio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momonucleosis by analysis of a large cohort of Monospot test results[J]. Clin Otolaryngol,2010,35(5):397-401.

编辑: 周萌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