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正常人血液中的浓度很低,在以往临床当中,常作为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指标,且已得到学术界普遍的认可。
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PCT 被发现在很多儿童非细菌感染型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甚至显著升高,那么它的意义到底为哪般?
1. PCT 在细菌感染中的意义
PCT 是由甲状腺、胰腺组织的 C 细胞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正常人体中其水平极低,但当细菌感染刺激后 PCT 可随感染的进展情况而改变。
PCT 作为一个细菌感染性指标,当受到细菌感染时,PCT 在全身炎症反应后的 2~4 h 开始升高,24~48 h 达到峰值,在达到高峰后其半衰期为 12~24 h。PCT 在血清中非常稳定,不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
2. 非细菌感染 PCT 升高的情况有哪些
3. 看 PCT 化验单的时候注意什么?
(1)抗生素的应用
感染早期不能及时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是儿科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面对 PCT 高时,往往考虑细菌性感染,并采取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即选择广谱抗生素,这种方法往往不能覆盖感染的病原菌,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或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滥用抗生素。
(2)非感染性因素如急性胰腺炎、创伤、缺血再灌注等同样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而引起的 PCT 升高,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二重感染等的出现也是当今日益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3)检测 PCT 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一般 PCT<0.1ug/L 不建议使用抗生素;PCT ≥ 0.5ug/L 提示存在细菌感染或脓毒症可能,应结合临床症状,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PCT 升高的情况下开始抗生素治疗,并可通过连续(2-3d)监测 PCT 浓度变化,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4)如治疗开始的前 3d 内 PCT 值每日较前下降 30% 以上,则认为治疗有效,继续原抗生素治疗;如治疗最初几日 PCT 不下降,则提示治疗失败,应结合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根据 PCT 监测结果及临床确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如果 PCT 水平较病初下降 90% 以上时,建议停用抗生素。
编辑:兔子妍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及合作:tuziwangyan1987@126.com
参考文献
[1]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 21( 9) : 944-951
[2] 李荣,彭开勤,赵建国,等. 降钙素原检测判断普通外科感染的临床研究 [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 8) : 1794-1796.
[3] 张新萍, 肖政辉. 婴儿捂热综合征血降钙素原增高的意义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5):313-315,319.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5.05.007.
[4] 邹峥, 刘小惠, 段君凯, 等. 婴儿捂热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 活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 等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4):364-367.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2.04.009.
[5] 贺彬. 降钙素原在小儿脓毒症中的应用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3):324-32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3.03.033.
[6] 武宇辉, 杨燕澜, 张蕾, 等.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急性病毒性腹泻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12):830-833.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6.12.007.
[7] 张晓凡, 李莉, 兰超, 等. 降钙素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作用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8):1044-1048.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8.016
[8] Fukuzumi N, Osawa K, Sato I, et al. Age-specific percentile-based reference curv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concentrations in Japanese preterm infants[J]. Sci Rep, 2016,6: 23871. DOI: 10.1038/srep23871.
[9] Assumma M, Signore F, Pacifico L, et al. Serum procalcitonin concentrations in term delivering mothers and their healthy offspring: a longitudinal study[J]. Clin Chem, 2000,46(10):1583-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