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 岁,主因「发热 1d,抽搐 1 次」入院
患儿于昨日晨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吐 2 次,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腹泻 3 至 4 次,大便呈稀糊状,无脓血及粘液,伴发热,呈不规则热,最高体温可达 38℃,就诊于当地门诊,并给予口服药物(具体名量不详),呕吐症状好转,但仍有腹泻及发热,今晨 5 时许,患儿突然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持续约 2 min 左右自行缓解,后测体温 37.8℃,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并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一般,否认外伤史,大小便未见异常。
既往史:体健
入院查体:T:38.0℃,神清,无气促及发绀,精神稍差,中度脱水貌,无皮肤黄染,皮肤弹性欠佳,前囟平软,约 0.5x0.5 cm,无巩膜黄染,咽部充血,口唇周围无紫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亢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电解质:钾:4.29 mmol/L,钠:135.4 mmol/L↓,氯:100.8 mmol/L,钙:2.37 mmol/L,CO2cp:19.2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0.78x109/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 475x109/L↑,淋巴细胞数 7.5x109/L,淋巴细胞比率:69.1%↑,CKMB:35U/L,轮状病毒(+),头颅 CT 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
1. 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诊断的特点是什么?
(1)既往健康,6 月~3 岁小儿常见;
(2)惊厥发作时体温 ≤ 38℃;
(3)惊厥常发生在急性胃肠炎病程的 1~5d;
(4)可有轻中度脱水,但无明显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血糖、脑脊液检查正常;
(5)惊厥基本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为单次或多次发作,也有部分发作;
(6)发作间歇期 EEG 正常;
(7)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并排除热性惊厥、脑炎、脑膜炎、脑病、已确诊为其他类型的癫痫、围生期及其他原因所致脑损伤患儿;
2. 临床表现有哪些?
(1)轻度急性胃肠炎症状:腹泻(多为水样泻)、非喷射性呕吐,可伴有轻度脱水,但无明显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2)惊厥:多表现为无热惊厥,也可伴有低热(体温<38℃),可以被疼痛、哭闹所诱发,发作形式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面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一般为 30 秒~3 分钟,大多小于 5 分钟。病程中可发生一次或多次惊厥发作。
(3)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
3. 轮状病毒感染的肠道外损伤有哪些临床表现?
4. 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1)血常规、粪便常规因感染病原而异,尿常规正常。
(2)电解质、血糖、肝功能等生化检查正常。
(3)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
(4)多数患儿粪便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
(5)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无异常放电。
(6)影像学检查:大部分病例头颅 CT、MRI 检查未见异常。
5. 治疗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是一短暂发作的良性过程,只需要在急性期治疗即可。
(1)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安静,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护胃肠道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止吐泻等对症处理。
(2)止惊:首选地西泮,剂量 0.1~0.3 mg/kg,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 1 mg/min,单次剂量多能控制惊厥发作,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现象。也可以选用苯巴比妥,剂量 10~15 mg/kg,肌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王纪文, 孙若鹏.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研究进展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7):541-543.
2、汪丙松, 方续兰, 王佐.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研究进展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6):478-480.
3、王爱平.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 26 例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16):1291-1292.
4、Verrotti A, Nanni G, Agostinelli S, et al. Commentary on "benign afebrile convulsions in the course of mild acute gastroenteritis".[J]. Pediatric Emergency Care, 2012, 28(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