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肥胖不可小视,营养与行为干预同等重要

2019-04-22 10:1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在 2019 婴幼儿营养与养育研讨会上,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宣布正式在华启动。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旨在搭建中国与全球的营养和健康专业人士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知识交流,引领乳制品、营养和健康学术发展。国际知名营养专家希腊雅典哈洛卡比奥大学营养与饮食系 Yannis Manios 教授,受邀出席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在华的首次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供了题为「营养与行为干预预防生命早期肥胖」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业人士的广泛欢迎。

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激增

全球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中国情况也不乐观。 数据显示:中国 2-6 岁儿童肥胖发生率, 已从 1989 年低于 5% 上升到了 2018 年的 12%,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肥胖1.png
图1 中国 2-6 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而 7-18 岁的儿童肥胖和超重比例则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男孩明显高于女孩。至 2010 年,城市男孩的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上升至 25%,意味着每 4 个中就有 1 个超重或肥胖。

肥胖2.png
图2 中国城市和农村 7-18 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根据一项美国的长期随访研究数据显示,生命早期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其成年期的肥胖有相关性,且这种关联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

导致生命早期肥胖的风险因素分析

Yannis 教授的报告中指出了婴幼儿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导致了成年时的肥胖,且这些风险因素将会不断累积,风险因素累积越多,在成年期导致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围产期风险因素,包括孕前肥胖、妊娠糖尿病、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婴儿生长速度等方面。

1.    出生体重过低(小于 2.5 kg)或过高(大于 4 kg)均会导致远期肥胖和/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高,而出生体重与孕期母体因素(如母亲营养不良、抽烟饮酒、胎盘功能不良等)都有关联性。

2.    母亲孕前或孕早期肥胖,相较于孕期常见并发症(如妊娠糖尿病、孕期高血压等),更能直接影响儿童期肥胖的风险

一项于 2018 年 11 月刚发表的荟萃分析显示,虽然降低母亲妊娠糖尿病、孕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癫的风险与母婴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很重要,但这样的干预不太可能对儿童肥胖有直接的影响。降低儿童肥胖预防性策略应该聚集在母亲的 BMI 而不是孕期并发症上。

3.    同样采用母乳喂养,与直接从乳房喂哺相比,自奶瓶喂哺会带来婴儿最初 6 个月的增长速度过快而导致肥胖。

数据显示,用奶瓶喂养表现出更多的空瓶和快速增重。6 个月龄内用奶瓶喂养,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将导致了婴幼儿喝奶的量增加。这在短期内会直接增加蛋白质摄入,长期来说会使儿童饱腹反应调节紊乱,从而产生过度饮食而肥胖。

由于营养因素将会产生累计性的叠加效应,因此在评估儿童期肥胖风险时,Yannis 教授建议引入「关键指标评估体系」能够综合评价婴幼儿早期肥胖的风险,更好的识别高危人群加以干预。这一指标体系考虑的维度包括:母亲孕前体重情况、母亲有无抽烟史、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婴儿最初 6 个月的增重速度、婴儿性别。举例而言:一个女性婴儿,她的母亲孕前肥胖、在孕期有吸烟行为,女婴在最初的六个月快速增重,则预测该女婴在青少年时期肥胖的风险将高达 35%。

肥胖3.png
图3 儿童期肥胖风险评估关键指标

婴幼儿早期肥胖的预防和干预

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应遵从四个步骤:

● 识别并优先考虑高风险儿童,早期进行针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营养和行为干预,措施建议包括多饮水、少吃不健康零食、加强体育活动、减少久坐行为。

● 使用适当的生长曲线评估儿童的生长速度,筛查和识别出早期生长过速的婴幼儿。

● 给父母提供个性化的关于孩子乳品和食物摄入的反馈/指导。

● 专业人士如医生或营养师,可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决策工具开展行为干预和管理将带来有益和有效的帮助。

多样且均衡的饮食是良好健康的前提。作为天然的营养素来源,乳品是生命各阶段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紧跟最新科学发展步伐,尊崇科学共识和官方膳食指南,为营养与健康专业人士提供乳品、营养和健康的广泛信息。这些信息仅供专业人士而非消费者、客户或患者参考使用。如果您是营养与健康专业人士并想了解更多有关乳品、营养和健康信息,请浏览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中文网站 www.frieslandcampinainstitute.cn,或搜索微信公众号「皇家菲仕兰营养学苑」并关注。


参考文献:

1.Chen J‐L et al.,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 2018.
2.Ya-Nan et al.,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 2011.
3.Ma J  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
4.Hongpeng S et al., PloS one, 2014.
5.Freedman D et al., Pediatrics , 2005
6.Manios Y et al., Ped Diab., 2013;
7.Eriksson J et al., Diabetes, 2010
8.Koletzko B et al., Am J Clin Nutr., 2009
9.Singhal A et al., Am J Clin Nutr., 2002
10.Ciba L et al., Found Symp. , 1991
11.Patro Golab B et al.,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18
12.DiSantis K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1.
13.Li R et al.,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2012.


编辑: 赵夕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