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儿科输液药物外渗

2019-06-14 23: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雪仔
字体大小
- | +

静脉输液所致并发症,真的是防不胜防!这一次,有点触目惊心!

求助:这样的伤口该怎么处理好?

近日,笔者在某论坛看到一则求助帖:一新生儿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外渗,处理是抽水泡后用酚妥拉明加地塞米松外敷,抬高患肢。求助伤口后续处理办法。

11.png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遇到这样的伤口该怎么处理呢?来看站友们分享的方法:

站友 A:我们科之前也遇到一个,水泡大小也差不多,请皮肤科会诊的意见是穿破水泡后康复新液外喷,生理盐水敷的,后期没有继续追踪。

站友 B:我们科室里面就是抽液体。然后用酚妥拉明敷。

站友 C:国外有用硝酸甘油软膏的。

站友 D:我们抽液后用红霉素软膏。

站友 E:我们科室是抽出液体,用聚维酮碘外涂。

可见,换药的基本方法就是:抽液+外用药膏/药物外敷。由于后期没有分享处理结果,不知道预后如何。

从分享的图片可见,外渗部位为下肢足背,局部发红肿胀明显,并有数个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众所周知,不管是药物外渗引起的水疱,还是继发烫伤引起的水疱,损伤最早的反应就是炎症反应,伤口组织以渗出为主。此时,伤口换药要防止伤口继发感染,并根据渗液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敷料。

笔者建议采用湿性愈合的方法进行换药:

1. 皮肤消毒后,将水疱中的疱液抽掉(注意保持疱皮完整);

2. 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水胶体透明贴进行换药,如果渗液多的话外层可以选择泡沫贴进行固定;

3. 下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

4. 视渗液情况决定换药频率。

话题 1:水疱应该怎样处理?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在伤口图片上做了水疱抽液的图示,在水疱的 3、6、9、12 点钟的方向各穿刺一个点,这样疱液不管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留出来。如果水疱大,可以多增加几个穿刺点。

22.png

对该案例,在穿刺抽液后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既能吸收渗液,又能防治感染;水胶体敷料可以避免创面被污染,缓解疼痛;如果渗液量中到大量,外层可以选择泡沫贴固定。通过将两种敷料结合使用,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的环境,从而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水疱,换药时如何处理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此提醒:千万不要小看水疱,如果处理不当,小水疱就会变成大水疱,甚至继发感染。如下图中的造影剂外渗案例,分别是外渗后 19 h、48 h 及 14d 后的图片。

33.png
(图片作者提供)

临床上还会遇到单个的小水疱,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另一种抽液的方法:

1. 碘伏消毒皮肤,待干;

2. 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待干;

3. 取水胶体溃疡贴(4 cm*6 cm)固定其上;

4. 用注射器透过水胶体溃疡贴抽取疱液。

44.png
图片说明:6 月 13 日抽液,6 月 17 日予换药 1 次,1 周后揭开敷料,伤口已愈合。

话题 2:药物外渗如何预防?

静脉高营养液(TPN)因其渗透压高,pH 值偏低,输液时易出现输液部位疼痛、液体外渗、静脉炎等不良反应。而发生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该从多方面加强预防和改进。

以下两点建议供参考:

1. 推荐中心静脉输注。根据血管直径不同,血流速度不同,药液对血管内膜的损伤也不同。由于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刺激性药物经上腔静脉可很快被稀释后进入右心房,从而可以减少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注 TPN 对血管的危害性,尽可能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来输注,以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2. 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如果不能经中心静脉通路输注,而必须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需充分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输液期间加强评估和交接,特别是对于新生儿患者,并尽可能地包括多种静脉炎的缓解技术。

通过查阅文献,葛霞等对水胶体敷料在防治卡文等静脉高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进行了研究。方法: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将 10 cm×10 cm 的水胶体透明贴敷料覆盖在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走向的皮肤 10~20 cm,发现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话题 3:湿性愈合有何优势?

文献报道,伤口环境对伤口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58 年,Odland 发现水泡完整的伤口比水泡破溃的伤口愈合明显加快。1962 年,英国动物学家 Winter 博士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 2 倍,首次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为伤口湿性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伤口湿性愈合的理论已被业界广泛认可。2000 年,美国 FDA 在行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较之干性愈合,伤口湿性愈合更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湿性环境下,伤口渗出液中的组织蛋白溶解酶,可促进坏死组织的溶解与吸收);

2.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低氧环境刺激毛细血管增生,有利于上皮细胞与胶原生成);

3.促进渗液中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渗液还能有效地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

4.保持创面恒温,加快细胞分裂,促进创面愈合;

5.局部湿润、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机械性损伤,减少更换敷料时损伤和疼痛;

6.保护创面神经末梢,减少疼痛;

7.封闭性保湿环境,敷料形成屏障,感染机会下降(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白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

参考文献

1. 葛霞,刘秀华. 水胶体敷料防治卡文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7).

2. 吴玉芬,张述英,等. 卡文营养液静脉输液途径的临床研究. 当代护士,2013 年 2 月下旬刊.

3. 徐进娃娃. 新生儿 TPN 外渗 [病例帖]. 丁香园论坛,2015-12-06.

4. 邹静.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重庆市伤口护理,2014-04-30.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