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赔 12 万!问题出在这个药上

2020-08-20 17:40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nurstoday 作者:护理时间
字体大小
- | +


CMS 晚间情报站600x200.png


案例一


患者吃自备药住院期间死亡赔 12 万。


患者孙某因左下肢静脉曲张破溃疾病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记录中患者自述长期服用羟基脲药物,长期医嘱记录单、医嘱执行单中记载该药物的服用情况。


入院一周后行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术后一天突然出现胸闷、憋喘,医生会诊后给予孙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肺动脉溶栓术,后患者孙某出现意识丧失等症状,抢救后转入 ICU 监护治疗。


13 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肺栓塞、感染性休克。


最终法院审理认为,医院在患者入院诊疗过程中将羟基脲片作为自备药处理。


认定医院就自备药的使用未尽到告知和说明义务,推定医院在对羟基脲片自备药的诊疗行为中存在过错。最终判决医院承担 20% 的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 12 万余元(来源:医法汇)



案例二


院外药房里买来的白蛋白注射液,患方有些担心。


某医院肝胆外科病区,由于科室里入住的手术病人较多,为促进手术病人早日康复,管床医生就会建议一些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去院外药房里买白蛋白注射液。


买回来后交给值班护士,有的当天就给患者输了,有的买的多的,家属就会要求放在科室冰箱里,通常是护士或患者家属在白蛋白瓶签外面写上患者的名字,交给护士暂存在科室冰箱备用。


18 床脾切除患者老王的家属这天买了两支白蛋白,当天输了一支,还有一支医生说是明天输入,就让患者家属先把剩下的那支白蛋白注射液放到冰箱里。


当时护士们都在忙,家属自己放的。患者家属看到科室里的冰箱,放了不少别的病人存的白蛋白。


这些白蛋白注射液,由于购买地点不同,品牌不同,有的是红色瓶签,有的是蓝色瓶签。而自己在距离医院稍远的一家药房买的,是绿色瓶签。


通过与同病房患者家属沟通,得知他们是在医院对面药房买的,比自己买的白蛋白贵 20 元。


最近老王的蛋白检查结果医生总是说「有点低,有点低」,所以才让家属去外面药房买来给患者应用(白蛋白注射液不属于医保报销药品,为降低患者药占比,医生不会给患者开,多是让患者出去买来用的)。


自己买的白蛋白跟别的病人买的不一样,是不是自己买的蛋白有问题?


这些外购药,通常情况下,是患者家属跑到外面药房里去购买,交给值班护士用的。


18 床患者家属看护士接过白蛋白注射液,也没怎么检查,就给病人用上了,感觉这些白蛋白注射液用着有些不安全。


这要是医院里患者需要用,医生直接在电脑上开出来,就是医保不报,患者和家属也用着安全和放心了不是?

(配图来源:站酷海洛)


案例三


拟脾切除患者自服阿司匹林手术被延期。


某医院外科病区,一 68 岁男性脾破裂患者,因之前腹腔镜手术治疗脾破裂失败,再次来到这家医院,拟行脾破裂的二次手术。


这次是开腹手术,术前准备完善,拟定于两天之后的上午手术。


可谁知两天之后的下午,本以为该病人手术该下台的一个患者家属过来探视,却发现患者还没做手术?


为什么?患者之前患过脑梗塞,之后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这次做脾破裂手术,患者还带着这药一直在吃。


医生没问,患者也没说,因为之前的内科医生说这种药需要长期服用,自己就放在抽屉里一直在吃。


直到患者手术那天早晨,麻醉医师到病房来接患者,一问患者虽然没吃饭,但服了阿司匹林。就因为患者服用的自备药,准备好久了的手术,这次被推迟了!



案例点评


三个临床案例/话题,让我们看到了患者自备药在临床存在的现实与隐患。
第一例,医院在对羟基脲片自备药的诊疗行为中存在过错,患者后来术后死亡,引发隐患纠纷,医院被判赔 12 万。


长期医嘱记录单、医嘱执行单都有患者自备药的记录,患者术后死亡,归因在患者的自备药,患者自备药问题,浮出水面。


第二例,因为降低药占比,医生让需要输注白蛋白的患者家属到外面买回白蛋白,拿到病区给患者输入,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药占比是不用担心了,可护士接过药看看药名就给患者输上了,患者和家属对这些外购药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有些不放心了。


第三例,患者一直在吃自备药,外科医生竟然不知道,直到术前要求患者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细问患者,这才发现患者一直在服用会影响手术的自备药,手术因自备药被推迟。


主管医生粗心大意了,责任护士就没问出来吗?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住院患者的自备药问题,不容忽视。


患者住院期间,除了本次住院医生新开的药物,还会有患者住院时带到病房里,或是因为种种原因,医生让患者到院外购买的自备药。


由于患者是在住院期间,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自备药,这个问题不仅医生需要重视,作为患者药品的终结者和医嘱实施者,护士,尤其是患者的责任护士,也有责任严加监管和督导。


无怪乎在有的医院,发现患者带有自备药,一律没收,以绝后患!


但在案例二中,自备药还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面对自备药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是需要医护人员加以注意的。



自备药对策


总结出「十字方针」,与大家一起商讨住院患者自备药管理对策。


掌握:无论是医生让患者外出购买的自备药,还是患者带过来的的自备药,作为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都要掌握患者的自备药使用情况。


检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自备药进行翻看和检查,查看用品质量和有效期,为其把关。


代管:像白蛋白这样的自备药,科室交由护士代管的时候,要做好标识,标识患者姓名和床号,避免拿错药。


带离:对患者的自备药不放心的时候,果断让患者家属带回去,需要用的药物,医生可重新开具。


签字:需要使用自备药的时候,主管医生要求患者签署《住院患者使用自备药品责任书》。


若需由病房护士保管的「自备药」,则应当在责任书中记录清楚「自备药」的规格、剂量、剂型、数量、有效期、批号等。



如何如何面对患者身边的自备药?


提高警惕:患者应用有自备药,护士要提高警惕,绷紧用药安全弦,八号患者用药安全关。


认真检查:有些针剂类的自备药,是需要护士执行医嘱的。用药前护士要认真检查药物的质量、有效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及时报告:护士作为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发现患者身边自备药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要及时向主管医生、护士长报告。


后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之所以提到住院患者的自备药话题,就是希望以上这些案例,能够引起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管理层面的高度重视,注意自备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的落实,避免此类医疗纠纷的再次发生。

— END —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