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肌张力低下伴大量蒙古斑1例

2014-11-10 11:16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少年春衫薄
字体大小
- | +

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是一组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LySD),脂质在多个器官系统内沉积,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苷脂沉积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分为2型:GM1是由于缺乏β-半乳糖苷酶,GM2型(Tay-sachs病、AB变异型及Sandhoff病)是由于缺乏β-己糖胺酶。

其中,GM1型于1960年代首次被生化学家Dr. John S. O’Brien描述,据估计发病率为1/10~20万新生儿。现在,GM1型的诊断对儿童神经病学家仍是挑战。GM1型的婴儿型,最为常见,病情也最为严重,患儿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症状,如肌张力低下、感觉缺损、第一年发育迟缓,因而此病的鉴别诊断较广。

近期的Neurology杂志报道了一例复杂的婴儿型GM1型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患婴大面积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现认为该特征为GM1型的先兆症状。因为此罕见病的确诊需要做昂贵的基因检测,因此识别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尤为重要。

病例分析

一名5月龄足月产女婴,因肝酶持续增高和发育迟缓求诊于儿科,父母为非近亲结婚的巴西人。2月龄时因发热、喂食困难曾住院治疗,肌张力和骨骼发育正常,但肝肿大,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胆红素水平正常,最终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缬更昔洛治疗3周后,患儿病毒载量未测及,但肝酶仍增高。4月龄时,发育迟缓,缺乏社会性微笑和追物能力,抬头、转头不稳。

现患儿存在高血压,前囟门较大,眼距和鼻梁增宽,腹部增多,肝脏在肋缘下2cm触及,不会追光,听声不受惊,吮吸反射存在,肌张力弥漫性低下,深腱反射下降。患儿出生后开始出现背部、臀部、下肢、腹部大面积皮肤黑色素增生性斑块(图A),进展至2月龄后稳定。

视觉诱发电位显示传导时间显著延迟,MRI示脑部皮质下、中央沟和皮质脊髓束的脱髓鞘化,基底节区T2信号增高(图BC)。超声心动图示,左侧心室轻度扩张、萎缩,收缩功能轻度下降。代谢筛查示尿有机酸和黏多糖正常。

2.jpg

图(A)出生后大面积的皮肤黑色素细胞增生。(BMRI T1像示皮质下白质广泛弥漫性低髓鞘改变,内囊脱髓鞘。(CT2 像示基底节高密度斑块。

讨论
婴儿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和肝肿大的鉴别诊断包括LySD,譬如神经节苷脂沉积症(如GM1型、Tay-Sachs病和Sandhoff病)、岩藻糖苷贮积症、α-甘露糖苷贮积症、粘脂贮积病(如唾液酸沉积症、细胞内含物病和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黏多醣贮积症(如Hurler综合征)和糖原贮积病(Pompe)。

Tay-Sachs是唯一不累及肝脏的LySD。而患儿黏多醣水平正常,可以排除Hunter Hurler综合征;出生后6月内起病可以排除Hurler综合征、Pompe病和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大面积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与重度LySD有关,常为Hurler综合征和GM1。考虑到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GM1最为可能。

基因学检测表明,存在GLB1基因R59H W527LfsX5的复合杂合突变。由于两种突变出现在同一等位基因(位于cis)未有疾病症状,因此患儿父母在不同等位基因(易)各有一个致病突变。GLB1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33,编码溶酶体β-半乳糖苷酶,该基因的致病突变位点超过150个,多数患者为复合杂合子。

1GM1除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和肝脾肿大之外,还可见多发性成骨异常、癫痫、膝关节僵直、惊吓反应过度和面部特征粗大。继发于溶酶体积增加和颅顶增厚,可出现畸形。半数患儿眼科检查时可有樱桃红斑点,多数患儿1岁时耳聋、失明,3岁时因误吸性肺炎或心脏问题死亡。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