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死亡包括死胎和死婴。在美国,死胎数占围生期死亡的 40%~60%。正确的理解活产、死胎和死婴定义有助于探究围生期死亡的原因,可靠的收集并分析这些统计学资料是美国各地区深入分析围生期死亡的必备条件。而不恰当的理解这些概念会导致错误分类死胎、死婴这些重要事件,进而引起胎儿和婴儿死亡率的错误统计。
美国儿科学分会强调新生儿和儿科医生在准确及时上报这些事件中起重要作用,而产房中暂无供他们参考的指南。美国各州及国内外医生对上述概念的不一致标准也阻碍了死胎、死婴及围生期死亡的数据收集统计。为此 Wanda 教授进行总结,发表于近期的 Pediatrics 杂志。
活产
指不论妊娠期长短,妊娠产物从母体完全排出,不论脐带是否切断或胎盘是否附着,只要排出时有呼吸、心跳、脐动脉搏动或明确的随意肌运动等生命征象即为活产。但是心脏跳动并非短暂的心脏收缩,呼吸也不包括短暂的呼吸运动或喘息。
死胎
指不论妊娠期长短,妊娠产物从母体完全排除之前胎儿已经死亡(不包括引产)。胎儿已无呼吸或任何其他生命征象,如心跳、脐带搏动或随意肌肉的明确运动。死胎进一步可分为早期(孕 20~27 周)和晚期(孕 ≥ 28 周)胎儿死亡。妊娠 20 周之前的胎儿死亡称为流产。
注:国内流产定义的时间为 28 周之前。
死婴
指婴儿出生后 1 岁以内的死亡,可分为早期新生儿死亡(<7 天)、晚期新生儿死亡(7~27 天)和新生儿期后的死亡(28~364 天)。
围生期死亡
包括死胎和生后不久(几天或几周)的婴儿死亡。对其有三种定义:1. 指孕 ≥ 28 周的死胎及<7 天的死婴。2. 指孕 ≥ 20 周的死胎及<28 天的死婴。3. 指孕 ≥ 20 周的死胎及<7 天的死婴。从国内外的角度观察,围生期死亡率对公共卫生和临床策略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由于文化背景、临床评估生存能力及信息有效性的差异,全球对围生期死亡采用不同的定义,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采用前两种定义。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和 WHO 采用定义 1 进行国际间对比,以解释 20~27 孕周出生和死亡的变异。多数死胎发生于孕 28 周之前,因此定义 2 包括的范围更广,更能准确的监测整个孕期的胎儿死亡。
实际问题
美国国家公共卫生统计和信息系统规范围生期死亡的上报流程(图 1)。流程图清晰说明了上报程序并可应用于产房,以便准确的上报围生期死亡。同时引产也包括在流程图内,但无需上报。
图 1 上报活产、死胎、死婴、引产的医院指南
总之,准确及时的上报活产、死胎及死婴数是准确统计围生期死亡率的基础。降低围生期死亡率是美国的健康目标,正确的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探究围生期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