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药物选择

2019-11-19 15: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高丽丽
字体大小
- | +

随着我国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儿童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儿童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主要的呼吸道炎症。目前,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约为 16%,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引发鼻窦炎、过敏性咽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给儿童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影响,甚至有影响到儿童身体、智力发育的危险。

对儿科医生来说,掌握过敏性鼻炎的用药非常重要。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主要由 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为 I 型变态反应,主要症状有喷嚏、水样涕、鼻痒、鼻塞,部分伴有眼痒、溢泪、频繁清咽、鼻涕倒流、慢性咳嗽、夜间打鼾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有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剂等。

主要药物见下表

插图过敏性鼻炎药物选择.jpg

我们接下来对每一类药物进行详细解读。

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 AR 的一线推荐药物,有明确的抗炎、抗水肿、抗过敏作用。

抗炎作用为非特异性,对各种炎性疾病均有效,可持续控制炎性反应状态,对过敏性鼻炎的所有鼻部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均有效,还可减轻眼部症状如眼红、流泪、眼痒等。

对哮喘伴过敏性鼻炎者可同时局部吸人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并有利于合并哮喘的控制及改善生活质量。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儿童 AR 的一线药物,单药治疗用于轻中度 AR,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 AR。花粉症者在花粉播散前可以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起效快速,持续作用时间较长,能显著改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鼻部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还能减少呼吸道病毒感染和喘鸣次数,但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西替利嗪是目前起效最快的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作用持续至服药后 24 h。伴有湿疹、眼部过敏症状者更适用。

鼻用抗组胺药物

鼻用抗组胺药比口服制剂起效更快(15-30 min),是儿童 AR 的一线治疗药物,可用于 AR 急性发作时。

疗效相当于或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尤其是对鼻塞症状的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苦味等。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可减少鼻部血管充血和水肿,主要改善鼻塞症状,也可缓解喷嚏、流涕。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物,鼻塞症状重者可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及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用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儿童 AR 的一线治疗药物,特别适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者如同时合并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等。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为儿童 AR 的二线治疗药物,其对喷嚏、流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但缓解鼻塞症状不明显,起效较慢,维持时间短,可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防用药。

鼻减充血剂

可收缩鼻黏膜毛细血管,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症状,鼻用减充血剂为 AR 的二线用药。鼻塞严重的 AR 者,可适当使用,但连续使用不应超过 7 天。临床不推荐口服减充血剂(伪麻黄碱等)常规治疗 AR。

参考文献:

1.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3):164-171

2. 抗组胺 H1 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3. 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3):169-173

4. 抗组胺药治疗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9):721-725

5.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0 年,重庆)[J].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2):116-117

6. 李全生等. 变应性鼻炎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推荐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9):482-486

7.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年,天津)[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13

编辑: 张菁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