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韩树萍教授专访

2015-10-20 09:52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丁香园:
2009 年时,韩教授您所在的医院绘制出了我国第一个新生儿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2013 年时,国内多家医院参与绘制了我国的小时经皮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同时还建立了风险预测模型,可与曲线图一起指导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请问韩教授我国的与美国 Bhutani 等人制定的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有哪些区别?主要临床意义是什么?

韩树萍教授:我们国家是一个黄疸大国,在新生儿科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患者占了将近一半,所以 09 年制定了我们院内的小时经皮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这个也是基于 2004 年美国儿科学会 Bhutani 教授等发表的胎龄大于 35 周高胆红素血症管理的规范,他的曲线图和我们的区别点主要在于我们人群基数大,Bhutani 教授的曲线图纳入了 2000 多名孩子,我们 2013 年全国的小时胆红素曲线图纳入了 19601 名孩子,是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小时胆红素曲线图。

这个曲线图人群来源于我国 7 个大区 13 家妇幼保健院或综合医院的新生儿科。可以成为临床医生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评估手段,通过曲线评估一个孩子是处于低危区、中危区还是高危区,通过风险评估,来决定治疗手段及随访计划。
 
丁香园: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上,从孕妇分娩前至分娩后这整段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韩树萍教授:新生儿黄疸的管理,过去主要在于治疗,而现在更多是防大于治。我们现在从产妇怀孕后就开始介入。孕期注意产妇的血型,比如测 ABO 血型以及 RhD 血型,通过这两个血型的鉴定,来明确孩子出生后是否具有发生溶血的可能。比如孕妇是 O 型血,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亲一样,那么就有可能发生 ABO 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如果是 RhD 阴性的,那么可能发生 Rh 引起的溶血病。当然这两个血型系统都是孕妇必须要检测的,但是还存在其他的尚不能作为常规检查的血型系统。

所以对于既往有反复流产史的孕妇,或者前一胎有胎儿水肿,甚至有严重黄疸的孕妇,在孕期要做其它的血型鉴定,有助于检测出是否存在其它的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溶血的情况。这是系统化管理的筛查部分。如果明确孕妇存在血型不合,且胎儿在宫内已经发生了贫血、水肿等情况,我们可以进行早期的胎儿宫内输血治疗,使胎儿能稳定发育。
 
丁香园: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上,还有哪些临床需求亟待解决?

韩树萍教授:出生以后如何进行黄疸管理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动态监测孩子的胆红素水平,目前通过经皮胆红素仪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每天动态的监测,然后根据我们制定的小时胆红素曲线图,来判断在这个时间点,胆红素数值是处于哪个区域,如果处于高危区,就应该进行早期的干预。

所以对于临床而言,出生后的小时胆红素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出院前再对孩子进行小时胆红素的评估和高危因素的评估,两者结合起来,决定这个孩子的胆红素的随访时间。过去出院的孩子因为医生的忙碌和家长对黄疸知识的缺乏,社区胆红素监测的不完善,直到孩子发生了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有明显症状如拒食、抽搐,发生胆红素脑病,才来医院就诊。我们希望通过动态的胆红素水平的监测,以及制定一个严密的随访计划,让高胆红素血症在可控可防的范围内。
 
丁香园:在诊断高胆红素血症前要对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那么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韩树萍教授:目前临床上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三个等级。高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和症状相关,胆红素水平处于小时胆红素曲线图的高危区,生后 24 小时内就发生了黄疸,生后喂养不足,体重丢失多,母亲的前一胎,胞兄胞姐有严重的黄疸病史或溶血病史,胎龄小(35-36 周)。次要的危险因素:出院前有黄疸,胎龄大(37-38 周),胞兄胞姐有轻度的不需要治疗的黄疸病史,有体重丢失的情况,亚裔人群。低的危险因素:生后 72 小时出现,黄疸水平低,人工喂养(因为人工喂养相对而言能保证摄入量,且避免了母乳某些成分导致的黄疸增加),黑色人种。
 
丁香园:如何将风险评估的结果与小时胆红素水平结合起来考虑?

韩树萍教授: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2013 年我们制定了符合我们中国国情的小时胆红素曲线图,同时也对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想通过一个软件,将孩子的高危因素及所处的小时胆红素曲线图的区域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得出一个结论,即这个孩子他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干预措施。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两者结合,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严重高胆红素血症预测、随访和干预治疗。
 
丁香园:对于此次编写的新教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您有哪些感受?

韩树萍教授:这本书是在杜立中教授的组织下,联合我国黄疸领域方面的专家共同来撰写的一本面向临床医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书。这本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机理、临床上如何对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评估与预防随访以及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与治疗,以及不同疾病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方面进行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阐述。

这本教材深入浅出,而且也是按照诊治规范进行编写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教材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有据可行,而且让他们通过我们这个教程所提供的知识进行管理,从而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让患儿的黄疸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因为我们国家区域广阔,人员覆盖多,各个区域的诊治水准不一样,有的地方干预非常积极,甚至有过度的现象,但是有的地方,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地区,因为仪器设备的限制,还有家长对黄疸的认知度不够,又造成了治疗的不及时,甚至延误治疗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我们这本教材的编写能够让基层医生及有一定的治疗水准的医院的医生都能够有参考的依据,让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新生儿黄疸系统管理的规范来进行新生儿黄疸的管理。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就是减少一些残疾的发生甚至死亡的发生,让我们的黄疸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
 
丁香园:这本教材给临床上的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带来了哪些具体的临床帮助呢?

韩树萍教授:首先我们希望一个孩子出生后能有一个系统的黄疸管理,比如每天至少一到两次的胆红素水平的监测;第二个方面能够结合我们的曲线图甚至和高危因素来进行出院前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评估以及随访的计划,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让医生们能够真正的做到把我们中国的新生儿黄疸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内,不要让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时时都有发生。

编辑: 谢玲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