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应用表面活性物质可改善早产儿呼吸系统功能

2016-03-22 12: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昏昏
字体大小
- | +

近期,来自法国南锡洛林大学的 Hascoët 医生等人针对晚期使用表面活性物质的问题进行了一项双盲、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晚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长时间呼吸窘迫早产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及其在 36 周胎龄和生后 1 年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并发表在 JAMA Pediatrics 杂志上。

随着围产期保健(如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出生时的持续正压通气以及早期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然而,在存活率提高的同时,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也随着提高了,从而导致婴儿慢性肺疾病的发生以及神经发育不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远端气道细胞碎片的存在,Ⅱ 型肺泡细胞功能不全,水肿和持续性炎症,气道顺应性的改变,支气管舒缩功能障碍,肺愈合和生长障碍以及氧化应激的增加。单独使用机械通气将会改变表面活性物质及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表面活性物质可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治疗。

该试验的研究对象来自 13 个法国三级护理围产期中心(2009 年 12 月~2012 年 11 月),为小于 33 周龄,在出生后 14 天内仍需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达 0.30 以上的早产儿。经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共 118 例,随机分配至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59 例)与安慰剂对照组(59 例)。

随机分组后,实验组静脉滴注 200 mg/kg 猪肺磷脂,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的空气。注射后持续观察,若小于 0.30 的吸入氧浓度能使早产儿维持血氧饱和度 88%~92% 及二氧化碳分压 40~50 mmHg 6 小时以上,则拔管(即终止机械通气),记录拔管时间。能够持续自然呼吸 72 小时则认为拔管成功。拔管不成功者需重新插管。

研究者们记录了早产儿在 36 周胎龄时(例如:若该早产儿为 33 孕周出生,则为其生后 3 周)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以及婴儿死亡率情况。同时也记录了滴注表面活性物质或空气后,短期内吸入氧浓度需求的变话。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在早产儿 1 岁时,进行比较完整的体格检查,7 岁时进行神经发育检查。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 24 小时后,注射表面活性物质者吸入氧浓度下降了 7%, 而注射空气无明显变化。在 36 胎龄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婴儿死亡率情况,注射表面活性物质与注射空气这并无明显差别。对照组较实验组因呼吸系统问题再次入院的比例高 10.5%。两者之间婴儿体重、身高、头围以及神经发育并无显著性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晚期使用表面活性物质并没有改善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早期进程,但是能降低 1 岁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对降低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对广大临床工作者在早产儿治疗及护理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跃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