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儿科医生的心里话:我们的冷静,并不是冷漠

2018-01-10 20: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顽疾归赵
字体大小
- | +

狭长的病房走廊里,年轻的妈妈依偎在她丈夫身旁,守在处置室门口,双手合十,默默流泪。

从处置室里传出来的,则穿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妈妈,别走!

而我,则是那孩子眼中穷凶极恶的坏人,此时此刻最不想见到的人。

我是腰椎穿刺的助手,需要按住这个孩子颈部以及下肢,尽可能的让脊柱弯曲,从而充分暴露椎间隙,降低腰椎穿刺操作难度,做到一次成功。

恐惧、疼痛、不见父母的无助与失望,孩子的心情我可以从她婆娑的泪眼中看到,也可以真切的体会到。然而我又不敢去看孩子的眼睛,我怕我的心被她的哭声融化而无法固定好她的体位,这样就会导致无法一次穿刺成功,给她带来更大的伤害。

操作结束了,孩子父母进入处置室,孩子的啜泣声无法让她去诉说自己的委屈。我轻轻拭去她的泪水,从她的眼睛中,我并没有看到仇恨、厌恶,而这也让我心里压着的石头舒服了些。

我是一名儿童血液肿瘤科医生,我所收治的患儿主要患有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各种实体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等。到我们科住院的宝宝,从 1 岁以内的婴儿到学龄期的儿童都有。因为需要规律化疗,这些宝宝童年中的 1-2 年都是在病房以及医院旁边的出租屋中度过的。

我认识很多小朋友,他们来的时候只会爬,顺利结束治疗的时候已经能满地跑了。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一天天康复,这种心情恐怕其他科室的同事很难体会到。

在儿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对这些宝宝进行有创操作,如骨髓穿刺、腰椎穿刺、骨髓活检以及肿瘤切除手术。很多朋友会问我,你在给他们扎针,换药,手术的时候忍心么?

说实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可以,我真的不想给他们带来伤害。很多时候,几个月的孩子躺在治疗床上,他们还不知道害怕,望着你跟你笑。那种笑容太纯真,会让你舍不得将他的包被打开,会让你舍不得消毒,会让你舍不得用尖锐的针穿刺。

然而,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必须做一个患儿家长认为「冷漠」的人,因为内心的犹豫会导致操作的绵软,从而无法一次成功。欣慰的是,我们的操作并没有让这些宝宝厌恶我们,在化疗过程中,除了一名需要陪在身边的父母外,我们便是和他们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很多刚刚咿咿呀呀会说话的宝宝,他们会叫我们爸爸,妈妈。或许,这只是他们无意识的发音,但也可能是他们感受到了我们对他们的爱,这种爱不是来自父母,但在他们心里,却和父爱母爱一样温暖。而这,常常给我们动力,使我们在行医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愿所有的宝宝能够早日拥抱健康,这便是我们儿科医务人员最大的心愿。

编辑: 周萌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